首页 > 百科经验 >

中国的谚语民谣

发布时间:2024-06-27 23:35:21来源:
导读 【#中国的谚语民谣#】1、中国的谚语民谣大全2、篇一:中国谚语民谣大全3、◆一等二靠三落空,一想二干三成功。4、◆一天不练手脚慢,两天不...
【#中国的谚语民谣#】

1、中国的谚语民谣大全

2、篇一:中国谚语民谣大全

3、◆一等二靠三落空,一想二干三成功。

4、◆一天不练手脚慢,两天不练丢一半,三天不练门外汉,四天不练瞪眼看。

5、◆十年练得好文秀才,十年练不成田秀才。

6、◆人在世上练,刀在石上磨。

7、◆人行千里路,胜读十年书。

8、◆人心隔肚皮,看人看行为。

9、◆力是压大的,胆是吓大的。

10、◆三天不念口生,三年不做手生。

11、◆口说无凭,事实为证。

12、◆湖里游着大鲤鱼,不如桌上小鲫鱼。

13、◆口说不如身到,耳闻不如目睹。

14、◆山里孩子不怕狼,城里孩子不怕官。

15、◆万句言语吃不饱,一捧流水能解渴。

16、◆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,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。

17、◆千学不如一看,千看不如一练。

18、◆久住坡,不嫌陡。

19、◆马看牙板,人看言行。

20、◆不经冬寒,不知春暖。

21、◆不挑担子不知重,不走长路不知远。

22、◆不在被中睡,不知被儿宽。

23、◆不下水,一辈子不会游泳;不扬帆,一辈子不会撑船。

24、◆不当家,不知柴米贵;不生子,不知父母恩。

25、◆不摸锅底手不黑,不拿油瓶手不腻。

26、◆水落现石头,日久见人心。

27、◆打铁的要自己把钳,种地的要自己下田。

28、◆打柴问樵夫,驶船问艄公。

29、◆宁可做过,不可错过。

30、◆头回上当,二回心亮。

31、◆发回水,积层泥;经一事,长一智。

32、◆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。

33、◆老马识路数,老人通世故。

34、◆老人不讲古,后生会失谱。

35、◆老牛肉有嚼头,老人言有听头。

36、◆老姜辣味大,老人经验多。

37、◆百闻不如一见,百见不如一干。

38、◆吃一回亏,学一回乖。

39、◆当家才知盐米贵,出门才晓路难行。

40、◆光说不练假把式,光练不说真把式,连说带练全把式。

41、◆多锉出快锯,多做长知识。

42、◆树老根多,人老识多。

43、◆砍柴上山,捉鸟上树。

44、◆砍柴砍小头,问路问老头。

45、◆砂锅不捣不漏,木头不凿不通。

46、◆草遮不住鹰眼,水遮不住鱼眼。

47、◆药农进山见草药,猎人进山见禽兽。

48、◆是蛇一身冷,是狼一身腥。

49、◆香花不一定好看,会说不一定能干。

50、◆经一番挫折,长一番见识。

51、◆经得广,知得多。

52、◆要知山中事,乡间问老农。

53、◆要知父母恩,怀里抱儿孙。

54、◆要吃辣子栽辣秧,要吃鲤鱼走长江。

55、◆树老半空心,人老百事通。

56、◆一人说话全有理,两人说话见高低。

57、◆一正辟三邪,人正辟百邪。

58、◆一时强弱在于力,万古胜负在于理。

59、◆一理通,百理融。

60、◆人怕没理,狗怕夹尾。

61、◆人怕理,马怕鞭。

62、◆人横有道理,马横有缰绳。

63、◆人多出正理,谷多出好米。

64、◆不看人亲不亲,要看理顺不顺。

65、◆天上无云不下雨,世间无理事不成。

66、◆天下的弓都是弯的,世上的理都是直的。

67、◆天无二日,人无二理。

68、◆井越掏,水越清;事越摆,理越明。

69、◆无理心慌,有理胆壮。

70、◆牛无力拖横耙,人无理说横话。

71、◆认理不认人,不怕不了事。

72、◆认理不认人,帮理不帮亲。水大漫不过船,手大遮不住天。

73、◆水不平要流,理不平要说。

74、◆水退石头在,好人说不坏。

75、◆以势服人口,以理服人心。

76、◆让人一寸,得理一尺。

77、◆有理说实话,没理说蛮话。

78、◆有理的想着说,没理的抢着说。

79、◆有理不怕势来压,人正不怕影子歪。

80、◆有理不在言高,有话说在面前。

81、◆有理不可丢,无理不可争。

82、◆有理赢,无理输。

83、◆有理摆到事上,好钢使到刃上。

84、◆有理走遍天下,无理寸步难行。

85、◆有斧砍得树倒,有理说的不倒。

86、◆有志不在年高,有理不在会说。

87、◆吃饭吃米,说话说理。

88、◆吃人的嘴软,论人的理短。

89、◆吃要吃有味的,说要说有理的。

90、◆会走走不过影,会说说不过理。

91、◆舌头是肉长的,事实是铁打的。

92、◆灯不亮,要人拨;事不明,要人说。

93、◆灯不拨不亮,理不辩不明。

94、◆好人争理,坏人争嘴。

95、◆好茶不怕细品,好事不怕细论。

96、◆好酒不怕酿,好人不怕讲。

97、◆走不完的路,知不完的理。

98、◆走路怕暴雨,说话怕输理。

99、◆坛口封得住,人口封不住。

100、◆理不短,嘴不软。

101、◆菜没盐无味,话没理无力。

102、◆脚跑不过雨,嘴强不过理。

103、◆做事循天理,出言顺人心。

104、篇二:南阳的.民谣

105、南阳的民谣,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。每年春节、元宵节等传统节日,村民们常伴以旱船、竹马、高跷等舞蹈形式,踏着鼓点,演唱民谣于城乡,自娱自乐,并能根据客观生活的变化,编织出新的内容。综观南阳民谣的发展演变史,其内容可以称得上是与时俱进的,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容特点。南阳民谣活泼清新,琅琅上口,与生活关系密切,故而得到民众的广泛热爱,千百年来在南阳民间久传不衰。

106、南阳大地上流传的民谣大致包括天象、家事、生活等三大类。

107、天象类:

108、初一初二不见面,

109、初三初四一条线。

110、初七初八半栅子,

111、初九初十大半栅儿,

112、十一以后溜溜圆儿。

113、十七八,娓娓擦,

114、二十正正,月出一更。

115、农事类:

116、新年过,十五罢,

117、忙忙碌碌做庄稼,

118、有的锄草起牛铺,

119、有的套车把粪拉。

120、红薯种,早育下,

121、这个东西能养家。

122、赶春会,把钱拿,

123、买回扫帚和桑杈,

124、杈把扫帚牛笼嘴,

125、皮条扎鞭少不下。

126、过了春分种谷子,

127、清明前后种棉花。

128、种麦子,多趟耙,

129、苗子出来不掺杂。

130、种得稀了耽搁地,

131、种得稠了要抓瞎。

132、谷子高粱锄三遍,

133、二麦将熟不差啥。

134、黄呱鹭,叫喳喳,

135、各种活路乱如麻。

136、摊了场,去种地,

137、还要堆垛防雨下。

138、割了麦,先锄花,

139、接着灭茬锄芝麻。

140、种小麦,需多耙,

141、载子大小莫看差。

142、隔年下种不容易,

143、不稀不稠才得法。

144、《庄稼歌》

145、正月采茶正月嗦,

146、新来媳妇拜公婆,

147、红绸子大袄绿绢袖,

148、八幅罗裙顺地拖。

149、二月采茶二月嗦,

150、二月小燕来得多,

151、燕子停在过梁上,

152、今年做的来年窝。

153、三月采茶三月嗦,

154、三月牡丹开得多,

155、大姐扳倒二姐采,

156、采坏牡丹树一棵。

157、四月采茶四月嗦,

158、四月秧苗下得多,

159、秧苗栽到田间里,

160、风吹雨淋早发棵。

161、五月采茶五月嗦,

162、五只龙舟下江河,

163、郎坐龙头姐坐尾,

164、二人对面笑呵呵。

165、六月采茶六月嗦,

166、六月三伏热得多,

167、公婆堂前高打扇,

168、热坏厨房女姣娥。

169、七月采茶七月嗦,

170、七月早稻割得多,

171、快刀割得刺楞楞响,

172、钝刀使坏女姣娥。

173、八月采茶八月嗦,

174、八月荞麦磨八合,

175、大红袖子高扎起,

176、磨得素手嫩皮落。

177、九月采茶九月嗦,

178、九月菊花做酒喝,

179、郎喝三杯还想喝,

180、奴喝三杯话语多。

181、十月采茶十月嗦,

182、十月树下叶落得多,

183、树叶落了枝还在,

184、明年从头再发作。

185、冬月采茶冬月嗦,

186、冬月下雪下得多,

187、有钱儿郎穿花靴,

188、无钱娃子打赤脚。

189、腊月采茶腊月嗦,

190、腊月鞭炮买得多,

191、三十晚上吃年饭,

192、初一拜年把头磕。

193、《十二个月歌》

194、叮当叮,叮当叮,

195、打张铁犁把田耕。

196、任你农夫怎样精,

197、不用铁犁耕不成。

198、你种麦,我种稻,

199、粮食丰收大家饱。

200、任你工人怎样巧,

201、不吃粮食活不了。

202、《工农歌》

203、正月怕暖,

204、二月怕冷,

205、三月怕霜,

206、四月怕风,

207、五月怕雨,

208、十月上金,

209、腊月上银,

210、正月上地自哄人。

211、生活类民谣中,

212、大到亲朋邻里关系,

213、小到幼儿教育、男欢女爱,

214、应有尽有。

215、小宝宝,头歪歪,

216、你是娘的小乖乖。

217、从小要听妈的话,

218、叫你干啥就干啥。

219、《小宝宝》

220、小油灯,亮堂堂,

221、灯下坐个小姑娘,

222、笑咪咪,缝衣裳,

223、缝好衣裳穿身上。

224、爹爹见了哈哈笑,

225、妈妈见了直夸奖。

226、《缝衣裳》

【#中国的谚语民谣#】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